[1] 任燕萍,倪志勇,姚正培,等.《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 2017(18):178-179. [2] 田东亮,钱建刚,翟锦,等.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2,41(2):219-223. [3] 曾垂省,梁亦龙,解增言,等.生物信息学综合大实验体系构建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4,42(12): 210-211,225. [4] 辛玉芳,丁显廷,彭诚信,等.依托实验室科研团队培养本科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41(2): 246-250. [5] 杨峰,杨新娟,王艳花.专创融合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基于综合型人才培养的视角[J].高教学刊,2017(16): 41-43,46. [6] 刘慧,李雪婷.科研反哺教学视角下本科高校“金课”打造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2(5):31-32. [7] 高健. “双一流”背景下科研反哺教学助力拔尖计划人才培养[J].教育现代化,2020(67):29-31. [8] 孙爱平,杨子善,赵铁锁,等.科研反哺教学——科研型案例在我校卓越班本科生免疫学讨论课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7):875-878. [9] 曲戈,张锟,蒋迎迎,等.2018诺贝尔化学奖:酶定向进化与噬菌体展示技术[J].生物学杂志,2019,36(1): 1-6,19. [10] 王赟,周静,刘丽娜,等.不同方式构建的单链抗体-碱性磷酸酶融合蛋白的活性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5,34(8):1798-1803. [11] 胡祖权,李和平,吴平,等.抗镰刀菌单链抗体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条件的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15,31(9):238-243. [12] 尚国富,刘江丽,于欢,等.前列腺干细胞抗原及其单链抗体-碱性磷酸酶融合蛋白的表达与检测[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0,55(12):1968-1971. [13] 刘江丽,李盈盈,王佳雯,等.抗SARS-CoV-2 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2,57(3):429-432,437. [14] 李兵,秦丽玮,胡原,等.虚实结合实验教学驱动生物学卓越教师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41(2): 136-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