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 2023, Vol. 6 ›› Issue (1): 99-101.
郭珊珊, 彭豫豫
出版日期:
2023-01-10
发布日期:
2023-05-18
作者简介:
郭珊珊(1982-),女,广东梅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教学。
基金资助:
GUO Shanshan, PENG Yuyu
Online:
2023-01-10
Published:
2023-05-18
摘要: 随着中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的推广应用,应用型大学也开始推广该课程模式。有关“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指导下的情境导向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途径、整体目标、思路等研究,证明该模式可用于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大部分学习者对该教学模式持接受态度,并有继续采用该教学模式的意愿。学习情境介入与合作学习开展、线上线下与课堂、商界的互动融合能正面影响学习者原有学习观和教学观。该教学模式的实现基础是校企合作的有效搭建。
中图分类号:
郭珊珊, 彭豫豫.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情境导向混合教学模式开发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 6(1): 99-101.
GUO Shanshan, PENG Yuyu. A Study on the Context-Specific Blending Teaching Mod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Working Process Systemization”[J].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novation and Enntrepreneurship, 2023, 6(1): 99-101.
[1] 任俊圣,陈玉婷.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应用意义与优化[J].中国成人教育,2015(1):136-138. [2] 吴全全,闫智勇.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5):57-64. [3] 杨国栋.学生:英语演讲理论的阐释主体[J].中国外语教育,2013,6(2):58-63,81. [4] 田朝霞,杨玲.“英语演讲”课在中国高校的本土化再研讨——从学习者问题探索通向清晰思维与有效交流的路径[J].中国外语教育,2015,8(1):41. [5] 黄净. 建构主义视角下大学英语演讲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94-95. [6] 陈朗,张锦原,贾根五.多模态化《英语公众演讲》网站设计及教学模式创新[J].外语电化教学,2013(6):50-55. [7] 王立非,宿玉荣.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6(2):47-53. [8] 熊有生,肖青.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商务英语写作课程开发与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13(23):160-162. [9] 赵志群. 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98. [10] 席东梅.课程质量: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最深的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4):24-28. [11] R·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4. [12] 蔡基刚. 专门学术英语教学实践:中国大学生5分钟科研英语演讲大赛[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2021,4(3):43-48,94. [13] 王伟. 英语TED演讲语篇语域特征多维分析[J].外语教学,2021,42(2):23-28. |
[1] | 吴会婷. 后疫情时代古生物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 6(1): 34-36. |
[2] | 孙华英, 闫鸿丽, 金文彬, 侯安国, 张文平. 基于OBE理念的药事管理学理论案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 6(1): 147-149. |
[3] | 杨湘文. 基于数字技术的小语种视听说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研究——以SPOC为中心[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 5(24): 46-48. |
[4] | 吴艳瑞, 赵敏, 张闻, 邹智荣. 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基础医学课程线上论坛资源库构建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 5(24): 78-81. |
[5] | 吴琅, 韩颖. 网络平台在《建筑设计》课程线上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 5(24): 149-152. |
[6] | 潘梦鹞, 吕小勇, 陈少伟, 郇锐铁, 王锋. 基于AI智能语音技术线上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 5(24): 170-173. |
[7] | 刘沁心. 生态语言学背景下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优化措施分析[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 5(23): 39-41. |
[8] | 袁华, 刘玲玲. 人工智能视阈下高校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 5(23): 89-91. |
[9] | 朱倩茹. 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多模态教学实践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 5(23): 137-139. |
[10] | 范琳琳, 廖玉华.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基础英语》课程线上平台建设探讨[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 5(22): 35-37. |
[11] | 刘沁心.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 5(22): 41-43. |
[12] | 曹陵玉, 梁坤, 林川楠, 李嘉慧, 颜云沨, 张瑞. 基于数字孪生学习者的高校个性化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 5(22): 121-124. |
[13] | 杨建艳, 靳泽宇. OBE理念下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建构[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 5(22): 143-145. |
[14] | 张傲, 李秀娟, 杜娟. PBL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应用效果分析和思考[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 5(22): 146-148. |
[15] | 贺旖琳, 陶肖.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课程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 5(21): 28-3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