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徐小洲,梅伟惠,韩冠爽.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十大关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1): 155-160. [2] 王红艳. 地方高校“双创”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等教育, 2017(3): 162-164. [3] 邓安元,张亚珍.“互联网 +”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调查研究——以九江学院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12-16. [4] 林菲,马虹,龚晓君.“程序设计综合实践”六元融合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1): 149-154. [5] 符发,杨厚群,黎才茂,等.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22(3):39-48. [6] 杜学领,张开智.基于OBE 理念的数字化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1):181-186. [7] 秦涛,杨沫,王乙坤,等.基于“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双驱动的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与创新,2021(17):143-144,146. [8] 陆国栋,吴英策,陈临强,等.基于主客观综合的高校大学生竞赛质量评价探索——以44项全国高校大学生竞赛项目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9(13):76-87. [9] 唐明珠,陈荐,孟维厅.新工科背景下能源动力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58-160. [10] 薛小怀,张乃方,陈秋龙.如何增加专业课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S1):21-23. [11] 胡静芳,李步升.混合式教学模式“校本化”研究: 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J]. 办公自动化, 2018(18): 42-44. [12] 邵红艳,余海宁.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下机械专业的实践教学[J].贵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2): 85-86. [13] 袁剑波,郑健龙.工程实践能力: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2(3): 35-37. [14] 张玺君,方君丽,薛建彬,等.“互联网+”时代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8(7):122-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