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钟登华.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2] 胡蔓,曹利华,刘健,等.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40(5):154-157,196. [3] 韩伟,段海峰,江丽珍,等.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7):238-242. [4] 颜建,段海峰,韩伟,等.应用型本科省级工程训练示范中心建设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40(7):144-148. [5] 仝月荣,陈江平,姜艳霞.“新工科”背景下以智能技术为牵引重构工程实践课程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12):33-38. [6] 崔家瑞,李擎,阎群,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5):144-146,224. [7] 黄嫦娥,魏德强,廖维奇,等.新工科背景下工程训练实验课程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20(34):389-390. [8] 周珂,金仁东,柯红岩,等.新工科背景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实践体系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20(7): 213-216. [9] 郑志军,卿剑波,陈松茂,等.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驱动作用[J].实验室科学,2020,23(4): 215-218. [10] 仝月荣,陈江平,张执南,等.产教深度融合协同探索面向新工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为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11):194-198. [11] 毛桂芸.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管理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5):31-33. [12] 武强强,沈亮,寇文军,等.构建工程创新人才教学体系探析[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14(6):202-204. [13] 叶晓勤.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训练中心创新人才培养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12):274-277. [14] 刘宁,崔迪.工业机器人装调应用与维护实训平台研究与设计[J].南方农机,2019,50(14):138-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