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雨青,万书玉.“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基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10-12,39. [2] 龚晖,储节磊.“慕课”八问[J].中国大学教学,2016(3):11-16,37. [3] 汤勃,孔建益,曾良才,等.“互联网+”混合式教学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34(3):90-99. [4] 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3):15-26. [5] 孙曼丽. 国外大学混合学习教学模式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53-160. [6] 刘徽,滕梅芳,张朋.什么是混合式教学设计的难点?——基于Rasch模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方案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0(10):82-87,108. [7] 丁妍,范慧慧,苏永康,等.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质量与倾向的研究——以全国30门获奖混合式课程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21(1):107-114. [8] 潘炳超. 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高校教学的实验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3):83-88. [9] 王翠如,胡永斌.翻转课堂真的能提升学习成绩吗?——基于38项实验和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8,24(4):72-80. [10] 李欣午,牛东来.线上与线下双重互动的翻转课堂设计及实践——以信息时代大讲堂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2):72-77. [11] 赵慧. 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O2O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7):242-243. [12] 温晓娟,梁彦清.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管理学》课程为例[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8,21(1):45-49,55. [13] 高记,吴遐,许长勇.基于关联主义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8(10):106-111. [14] 梁中锋,翟炎杰,李小娟.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8(5):101-105. [15] 王建明,陈仕品.基于线上课程和工作室制度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3):107-114,139. [16] 谭爽.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9(6):51-53. [17] 邢丽丽. 基于精准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9):135-141. [18] 曹海艳,孙跃东,罗尧成,等.“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混合式教学课程学习设计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1):187-192. [19] Merrill M. D.First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2,50(3):43-59. [20] 盛群力,马兰.走向3E教学——三述首要教学原理[J].远程教育杂志,2006(4):17-24. [21] 伍丽媛. 首要教学原理在《二维动画制作》微课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7):18-19. [22] 李秋梅,林雯,李姗姗.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慕课设计与开发——以中国大学MOOC《微课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22):50-55. [23] 亓玉慧,高盼望.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探索[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3(2):99-105. [24] 葛洪磊,郑映群.《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模式重构研究——基于首要教学原理[J].现代商贸工业,2015, 36(11):235-237. [25] 郭建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式与统一[J].中国高教研究,2019(6):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