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博,张茂雨,陈辉.借鉴“创客”理念重构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8(6):77-80. [2] 黄兆信,赵国靖,洪玉管.高校创客教育发展模式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4):40-44. [3] 周开发,曾玉珍.新工科的核心能力与教学模式探索[J].重庆高教研究,2017,5(3):22-35. [4] 钟登华.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5] 夏建国,赵军.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刍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5-19,65. [6] 王德宇,杨建新,李双寿.国内创客空间运行模式浅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5):33-39. [7] 刘洪沛,李莹莹,纪阳.高校创客教育模式探究——以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导论课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5):90-97. [8] 纪阳,吴振宇,尹长川.新生工程教育问题与引导方式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4):55-60. [9] 李学华,沈冰夏,厉夫兵,等.基于创客理念的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探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8(11):6-12. [10] 钟柏昌. 谈创客教育的背景、本质、形式与支持系统[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6):13-19. [11] 万昆,叶冬连.“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创客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2):14-20. [12] 周开军,覃业梅,谭平,等.新工科背景下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61-62. [13] 史恒亮,吴庆涛,高晶晶,等.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分析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9(13):1-2. [14] 谢永利,王妍玮.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TRIZ创新方法学的推广应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3):108-110. [15] 周仲海,朱昌平,刘丹平,等.基于OBE理念协同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9):193-196,201. [16] 罗玮,蔡立军,邵霞,等.高校工程训练中的创客教育启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11):177-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