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近平.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 [2] 王娜,刘永红,杨明明,等.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农业环境监测系统设计范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3(9):197-198. [3]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EB/OL].(2007-01-22).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818/201107/122688.html. [4] 张小凡,周伟丽,王志平,等.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微生物学通报,2014, 4(4): 748-752. [5] 单爱琴,裴宗平,白向玉,等.“环境微生物学”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8(5):67-69. [6] 赵志娟. 项目驱动式教学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J].大学教育,2019(11):79-81. [7] 牟蕾,王瑞武,杨益新,等.生态环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20(5):42-45. [8] 代智能,傅海燕,龙绛雪,等.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59):9-10, 21. [9] 林标声,沈绍新.慕课、微课在地方应用型高校“发酵工程”课程教学中的改革与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 2015(12):2475-2481. [10] 靳琰, 胡加圣,曹进.慕课时代外语教学中的微课资源建设与翻转课堂实践——以西北师范大学《英国文学史》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3):84-88. [11] 吕意华,田蕴,郑天凌.生物组学在污染环境微生物修复研究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报,2011(5):579-585. [12] 郑永良,李平,刘德立.生物信息学及其在环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25(12):92-96. [13] 何宝燕,尹华,叶锦韶,等.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促进实践能力培养——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10):1655-1658. [14] 秦华明. 以学为中心——基于建构主义的环境微生物学多媒体教学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7(5):84-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