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余南平,张翌然.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大国博弈新边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41(7):15-25. [2] 李国杰. 智能化科研(AI4R):第五科研范式[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4,39(1):1-9. [3] 张慧,黄荣怀,李冀红,等.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引领与跨越——解读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成果文件《北京共识》[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31(3):3-11. [4] 桑德拉,米丽根,张忠华,等.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学习评价方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9,17(4):45-57. [5] 陈增照,石雅文,王梦珂.人工智能助推教育变革的现实图景——教师对ChatGPT的应对策略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9(2):75-85. [6] 戴韵.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J]. Advances in Education,2024(14):1264. [7] 张鹏,汪旸,尚俊杰.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价值、困难与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24,34(6):14-24. [8] 周洪宇,常顺利.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高等教育的未来图景、潜在风险及其治理[J].现代教育管理,2023(11): 1-12. [9] 钟柏昌,刘晓凡,杨明欢.何谓人工智能素养:本质、构成与评价体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42(1): 71-84. [10] 曾粤亮,梁心怡,韩世曦.美国公共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实践与启示[J].图书情报知识,2022,38(6):21-37. [11] 刘明,罗程丹,袁桂琳.智慧教育时代减轻教师教学负担的创新路径——基于自动出题与个性化写作的研究[J].教师教育学报,2021,8(4):48-55. [12] 李婧欢,肖遥,谢朗.人工智能在医学人文教育的应用现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36(3):286-291. [13] 朱永新,杨帆.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机遇、挑战以及未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7):1-14. [14] 王佑镁,王旦,梁炜怡,等. ChatGPT教育应用的伦理风险与规避进路[J].开放教育研究,2023,29(2):26-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