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史红玲,唐存多,雷霆,等.引入负结果的探索性实验对“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效果的影响及评价[J].科教文汇, 2022(21):49-52. [2] 王米雪,洪伟鸣,岳丽佳.高职院校基因工程制药技术课程“三教”改革路径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4,42(5): 31-34. [3] 陈怀亮. 高职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激励措施分析[J].科技风,2023(14):47-49. [4] 刘明,吴丽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大学教育,2023(15):6-8. [5] 林华,范新民,陈文彬.教师信息化素养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49):38-41. [6] 徐志娟. 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创新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0):14-15. [7] 方中明. “新农科”背景下基因工程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生物学杂志,2024,41(1):126-130. [8] 张会图,张艺,郭艳,等.生物化工专业中基因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思考[J].山东化工,2021,50(11):213-214,216. [9] 刘淑君,李京军.基因工程教学改革探析与实践[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22):216-218. [10] 肖国学. 生物技术专业基因工程课程反思性教学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5(2):135-136. [11] 王贵霞,刘红煜,张锦慧,等.疫情背景下基于PBL的在线翻转课堂的实践——以《基因操作技术》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1(9):112-115,119. [12] 万钰茜.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2. [13] 宋运贤,张童,张兴旺,等.基于校企合作基因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探索[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3(1):93-96. [14] 周丽亚,马丽,刘运亭,等.生物工程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J].化工时刊,2023,37(5):56-58. [15] 陈亮,易继财,黄巍.基于科研素质培养的基因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28):76-77. [16] 罗冬艳,刘晓玲.“基因工程”本科课程线下教学改革与探索[J].食品工业,2022,43(11):218-220. [17] 谢钰珍,覃鸿妮,吴凡.基因工程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J].学园,2023,16(31):2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