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CHIELD M.Information literacy, statistical literacy and data literacy[J]. Iassist Quarterly, 2004,28(2):7-14. [2] 张长亮,王晨晓,李竟彤.大数据时代中美高校数据素养教育比较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42(8):131-137. [3] 秦小燕,初景利.科学数据素养内涵结构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8):30-39. [4] 沈千帆. 大数据背景下学生工作的理念变革与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8(5):39-41. [5] 王静茹,郑燕林,马芸.国内数据素养的研究脉络与展望[J].情报科学,2022,40(5):187-193. [6] 钱瑛,徐绪堪,朱昌平,等.面向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的数据素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2,45(10):62-68. [7] 巩永强,王超,许海云,等.基于医学数据素养内涵的教育模式探讨[J].医学与社会,2022,35(7):74-80. [8] 邸子桓,吕明臣.语言类科研人员数据素养培育机制与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21,39(6):171-176. [9] 葛明星,王战军,蔺跟荣.工程硕士数据素养评价指数的建构与应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3):189-194. [10] 杨波,李书宁.国外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合作模式及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23(10):84-92. [11] 王卓,陈媛媛.高校数据素养教育实践研究——以罗格斯大学为例[J].数字图书馆论坛,2023,19(2):41-47. [12] 仲建峰,董增川,陈达,等.“双一流”背景下的多层次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20(18): 46-48. [13] 惠恭健,曾磊.智能时代的数据素养:模型构建、指标体系与培养路径——基于国内外模型的比较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21,39(4):52-61. [14] 杨斌. 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20(21):1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