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潇,殷志强,张向阳,等.新工科背景下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智能采掘”课程为例[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4,37(2):46-48. [2] 顾清恒,张向阳,卢卫永.高校智能采矿工程人才的行业能力需求及培养目标设定[J].吕梁学院学报,2024,14(2): 27-31. [3] 孔朋,高祥,陈潇.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探索[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2(16):85-87. [4] 张俊文,杨胜利.智能采矿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22,40(2):116-120. [5] 刘珊珊. “双碳”形势下,煤矿智能化人才队伍建设[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19):54-55. [6] 黄辉,周文姗,刘海滨.适应智能采矿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矿业科学学报,2021,6(3):356-363. [7] 万志军,屠世浩,徐营,等.智能采矿人才培养定位及课程体系的构建[J].煤炭高等教育,2019,37(5):77-82. [8] 郭兵兵,吴金刚,张蓓,等.基于OBE理念的智能采矿导论课程教学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7(3): 162-166. [9] 张锦旺,杨胜利,张俊文.煤矿智能化建设背景下采矿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高教学刊,2023,9(36): 17-20. [10] 吴祥业,郑文翔,卜庆为,等.智能采矿工程专业的创新方向及人才培养模式[J].科教导刊,2023(25):30-33. [11] 张爱然,宁掌玄,张磊,等.双碳目标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煤矿智能化人才培养路径[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9(3):117-120. [12] 陈潇,纪宝柱,殷志强,等.智能采矿校企联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3(4):85-87. [13] 刘洪磊,侯晨,刘溪鸽,等.基于多学科交叉的智能采矿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J].高教学刊,2023,9(15):9-12. [14] 池小楼,彭志妍,杨科,等.煤矿智能化建设背景下采矿工程专业信息化改造与探索[J].科教导刊,2023(3):7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