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燕群,何勇,俞自涛,等.新时代“双碳”背景下能动专业“五位一体”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S1):141-144,148. [2] 于飞. 地方高校校企合作育人现状分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2019,33(Z2):50-52. [3] 梁兴,陈实,邓飞,等.基于卓越计划的能动专业实践教学思考与体系构建[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8,39(6): 14-16. [4] 高阳,钟杰,徐光.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7,35(2):88-91. [5] 蔡小春,刘英翠,熊振华,等.全日制专业硕士产教融合课程教学路径的案例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2):161-166. [6] 魏峻,姬红兵,高晓莉.关于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考和建议[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3):30-35. [7] 梅娟娟. 应用型高校能动类专业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视界,2022(7):75-77. [8] 卞煜,杨晨.基于仿真与模拟的能动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22(8):66-67. [9] 秦洪庆,耿赛,刘仕伟,等.工科专业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潍坊学院学报,2022,22(5):102-107. [10] 钟秉林,常桐善,罗志敏.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笔谈)[J].重庆高教研究,2023,11(1):3-13. [11] 李川,李娜,马琳慧.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2):125-127,131. [12] 王孟雪,刘春梅,王宁,等.新时代背景下校企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山西青年,2023(19):27-29. [13] 邬欢欢,汪慧,高贤强,等.面向研究生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3(18):144-146,152. [14] 黄新雨,梁晓露.校企如何深度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生——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3(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