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罗文,王文广,王乃光.新能源材料发展背景下“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7(2):101-104. [2] 黄晶.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22(23):82-83. [3] 黄雁,曹玉霞,郝斌.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世界,2021,31(6):2095-2457. [4] 李小凡.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8(24):87-88. [5] 刘劲松,张校刚.“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OL].储能科学与技术:1-7[2023-03-30].https://doi.org/10.19799/j.cnki.2095-4239.2022.0735. [6] 陈艳丽,段月琴,王达健,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5):238-239. [7] 宋鸽,王建,王慧,等.基于科研平台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 2022,25(6):77-82. [8] 肖黎,李邦兴,胡小林.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与思考[J].产业科技创新,2022,4(4):117-119. [9] 商佳棋,李鹏飞,谢新奇,等.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四川建材,2022,48(2):247-248. [10] 周晓明,任驰,高丽丽.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实验教学的探讨[J].大学物理实验, 2021,34(6):141-144. [11] 王彬,王宇薇,孙小飞.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渤海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为例[J].大学,2020(15):27-28. [12] 张学亮,罗大军,刘仪柯.双碳理念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实验教学实践[J].现代盐化工,2022,49(6):134-136. [13] 宋健,朱磊,顾修全,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工科实践教学系统探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23):53-54. [14] 周晓飞. 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机制与路径研究——评《现代高职的产教融合范式》[J].中国高校科技, 2021(3):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