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语时,刘琳婧,张世邦.新工科项目化课程:内涵、要素、特征[J].高教学刊,2023,9(2):126-129. [2] 李杨,张学峰,杨发展,等.基于机械专业的多层次多维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科技与创新, 2022(21):48-50. [3] 肖莉娜,朱街禄.新工科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构建与研究[J/OL].中国教育技术装备:1-3[2023-02-2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4754.T.20230207.1542.002.html. [4] 王文君,肖建辉,黎冬明,等.新工科和工程认证背景下工科专业建设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3(2): 7-10. [5] 李靖,宋丽辉,侍代军.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械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构建[J].湖北农机化,2020(3): 115. [6] 戎蓉.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三全育人”的“五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构建[J].科技风,2022(31):31-33. [7] 穆春阳,马行,张春涛,等.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2,8(24):1-4,13. [8] 赵戈.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化工管理,2022(35):14-16. [9] 彭斌,张永贵,谢小正.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机械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7):179-180. [10] 杨盛超,张新宇.新工科视域下校企协同育人路径探索[J].高教学刊,2022,8(31):152-155. [11] 倪晓昌,杨旭,芦宇.新工科理念下应用型工科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23):130-132. [12] 王建军. 地方高校新工科综合实践课程建设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22):28-31. [13] 张滢瑶,宫龙江.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22):96-98. [14] 李德丽,刘立意.“科教产教”双融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逻辑与范式改革——基于创新创业实验室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1):189-1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