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萍. “双一流”背景下怎样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223-225. [2] 李娜,郭春秋,杨品红,等.“双一流”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1(14):140-143. [3] 孟建宇,冯福应,李蘅,等.基于微生物学教学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36(10):213-217. [4] 郦萍,顾青.创新创业背景下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思考[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6): 16-17,23. [5] 马建荣,余永红,刘戈飞,等.创新能力培养背景下“微生物检验技术”及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J].微生物学通报,2023,50(2):766-776. [6] 王霞,王廷璞,王弋博.新时代下《微生物学》课程核心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11):38-40. [7] 张杰,刘长莉,王文婧,等.“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引入思政教育的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20,47(4): 1186-1190. [8] 王霞,高超,王书宁,等.基于知识模块的“发酵工程”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J].生物加工过程,2022,20(3): 348-352. [9] 何永林,杨春,徐蕾,等.《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案例设计与效果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0,19(12):1414-1417. [10] 郜乐乐,王盛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2): 145-146,149. [11] 郑少华,肖春明.高等教育翻转课堂模式“本土化”的反思[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0): 22-24. [12] 王红燕,毕静莹,李晨鸽.基于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在应用微生物技术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食品, 2022,28(2):121-123. [13] 范瑞娟,方苏,马海军.新工科背景下“发酵工程”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杂志,2023,43(1): 122-128. [14] 何琳燕,盛下放,潘汝浩.适应农理结合生物类专业的“微生物发酵工程”课程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 2023(10):5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