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1):10-11. [2] “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24-25. [3] 新工科建设指南(“北京指南”)[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20-21. [4] 郜一帆. 基于智能制造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优化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33):164-165. [5] 陈泽中,李生娟.面向智能制造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升级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27):220-221. [6] 李晶,杨立娟,郭艳婕.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制造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1(10): 169-172. [7] 陈良,高瑜.基于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智能制造工程新专业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21):59-61. [8] 苏敏,曹凤,付海燕,等.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改革建设的研究[J].智库时代,2022(14): 121-124. [9] 张冠军,宋志龙,尚超.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石油科技论坛,2022,41(6): 10-16. [10] 刘健,刘泳汝,贾文军,等.面向新工科的特色智能制造实践平台建设及应用[J].实验室科学,2022,25(5): 187-190. [11] 贾双林,戚继忠,孙丽霞,等.地方高校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7): 258-260,290. [12] 刘炳浩.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多元化考核机制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13(2):50-55. [13] 陈兴文,黄永东,袁传军,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研究[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2,24(1):82-87. [14] 王新荣,张霞,杜佳兴.基于OBE理念的课程考核方式与教学改革研究[J].南方农机,2022,53(21): 169-171,181. [15] 秦涛.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22(10): 2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