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雷,张学娟,史集健,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21(23):61-64. [2] 康志强,白令安,杨金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21(3):29-32. [3] 杨庆坤,曹秋香,王清亚,等.提高地质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方法讨论[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2):157-159. [4] 涂善东. “全面工程教育”引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6-13,25. [5] 孙文霞,陈莹,陈帆.基于“一带一路”视角的我国企业国际化人才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 2019(19):11-14. [6] 雷正光. 德国双元制模式的三个层面及其可借鉴的若干经验[J].外国教育资料,2000(1):78-80. [7] 沈佳宜,于博.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双元制的模式、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21(7):103-104. [8] Santiago Andrea.Impact of sandwich course design on first job experience[J].The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2009,18(2). [9] 王音音. 英国“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104-105. [10] 张劲博,邵丹璐.澳大利亚TAFE学院行业参与的经验与思考——对中澳合作项目的启示[J].职教论坛,2021,37(12):169-176. [11] 邢海玲,吴景阳,贾心淼,等.澳大利亚TAFE模式本土化实践与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建设探索[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21,36(3):68-74. [12] 成永生. “双创”背景下我国卓越地质工程师计划实施策略[J].高教学刊,2022,8(29):22-26. [13] 王楷,熊巧,马啸,王湖坤.“卓越计划”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湖北师范大学为例[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22,38(6):58-62. [14] 顾涵,房勇.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OBE理念对毕业设计环节的创新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11):209-212. [15] 张恩祥,陈雄鹰,霍罡,等.“三全育人”理念下应用型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四位一体”育人模式[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0(4): 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