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蒲阿庆,刘倩倩,郭松豪,等.全球生物经济演进规律与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对策建议[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22,42(5):146-153. [2] 邱灵,姜江,韩祺.深刻认识生物经济发展的时代意义[J].中国经贸导刊,2022(8):68-69. [3] 梁猛,毛颖基,王文锐,等.培养生物技术实践能力的《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教学研究与实践[J].黄山学院学报,2021,23(5):129-132. [4] 赵秋伶,史雅静.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思考与实践——以“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课程为例[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1,23(6):51-53. [5] 向福,项俊,方元平,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的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实验教学新模式[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8):208-209. [6] 付畅,关旸,崔继哲,等.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创新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J].林区教学,2009(10): 17-18. [7] 侯丽华. 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2): 116-120. [8] 邓阳.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的人才培养[J].人才资源开发,2021(18):12-14. [9] 张安富,张世英,杨文婷.对接产业链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5):87-92. [10] 饶黎. 教学评一体化:实现有效教学的途径[J].林区教学,2022(9):80-83. [11] 王蔚,王光阵.一流课程“高阶性”内涵释析与路径生成[J].大学(研究版),2021(15):18-21. [12] 黄永辉,张俊超,王君.基于OBE的教学目标编写的现实问题与科学改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5):27-31. [13] L·W·安德森, D·R·克拉斯沃尔, P·W·艾雷辛,等编著. 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皮连生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14] 严立宁,李月开,焦瑞.三螺旋创新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J].高等农业教育,2021(6): 29-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