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传,王振波,刘欣梅,等.石油化工与装备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5):162-167. [2] 阎凤元,刘凯.非常规油气储运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3):195-198. [3] 顾安忠. 液化天然气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阎凤元,于达,秦建敏.油库仿真模拟操作软件的开发及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 388-389,427. [5] 李汉勇,陈家庆,戴静君,等.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32(3):179-183. [6] 王卫国.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思考与建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2):5-8. [7] 阎凤元. 油气储运专业实验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3):95-96. [8] 刘松. 液化天然气仿真培训系统中仿真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5. [9] 张卓. LNG接收站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开发[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18. [10] 朱建鲁,宋存永,李玉星,等.LNG接收终端工艺虚拟仿真实验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9): 145-150. [11] 张奕,吴斌,艾绍平.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工艺流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4(1): 104-105,114. [12] 王静玲,马国光,余洋,等.LNG卫星站冷量利用方案选择[J].石油化工应用,2012,31(9):22-25. [13] 王同吉,陈文杰,赵金睿,等.LNG接收终端气化器冬季运行模式优化[J].油气储运,2018,37(11): 1272-1279. [14] 王秋菊,雷雩霏.大连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冷能利用探讨[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9(4):294-297,266. [15] 边海军. 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技术研究及其过程分析[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