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祝明桥,张鹄志.基于OBE理念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2):203-204. [3] 秦世强,康俊涛.土木工程道桥方向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14):158-160. [4] 吕友波,苏晓东,秦相林,等.面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计算机课程设计改革[J].黑龙江科学,2022,13(11):162-164. [5] 王卫东,彭立敏,余志武,等.土木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144-148,160. [6] 郑文军. 创新导向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优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2,13(5):113-118. [7] 赵晓会. 土建类专业应用型课程设计的探索研究[J].科技风,2022(29):19-21. [8] 孙伟,张小瑞,张自嘉,等.工程教育理念下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资讯, 2022,20(13):125-129. [9] 王志军,余新宇.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要素、理念模型与过程模型[J].开放教育研究,2022,28(3): 81-92. [10] 李溶. 基于项目学习的通用技术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2. [11] 刘凯华,朱江,郭永昌,等.产教融合视域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课为例[J].高教学刊,2022,8(31):131-134. [12] 江胜华,侯建国,何英明,等.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41):113-116. [13] 余志武,袁锦根.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第一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14] 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5] 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6] GB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7] 余志武,袁锦根.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第二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18] 余志武,袁锦根.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第三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