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登华,特古斯,刘婧,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J].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0(11):16-28. [2] 顾涵,钱斌,张惠国.基于学科竞赛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8):213-215. [3] 刘杨,杨雪峰,徐林,等.“五位一体”的“双一流”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路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2,39(5):244-249. [4] 曹修全,陈艳.新工科背景下“传感器与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2):90-92. [5] 陈斌,方艺萍.“双碳”战略背景下环境类新工科“双创”人才培养与实践探究[J].高教学刊,2021,7(S1):29-33. [6] 袁强,孙钰,鲁永强,等.新形势下船舶动力机械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170. [7] 徐静,孙艺平,宫德正,等.基于多元化实验平台建设的机能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35(12):191-194,201. [8] 王后能,杨帆,卓旭升.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1):104-105,111. [9] 黄彪,陈倩,吴钦,等.基于循环水洞测试技术的流体力学研究教学应用[J].实验室科学,2020,23(4):5-8. [10] 葛慧林,周庆文.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研究[J].高教学刊,2020(19):51-53,57. [11] 黄瑞,俞小莉,陈俊玄,等.研究生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5): 210-213,222. [12] 王响. 机车上Pt100温度传感器原理及调试方法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9,26(5):22-25. [13] 李盼菲,贾芸.热电偶温度测试技术原理及应用分析[J].电子测试,2020(13):56-57. [14] 潘俊花. 测温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现场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20(4):181-182. [15] 杜燚,徐哲凡,雷九洲,等.红外热像仪在本科生创新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6):207-210. [16] 蔡李靖,周凯来,沈桂竹,等.红外热像仪高精度测温标定技术[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50(10):202-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