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田华,刘德宝,韩婷.新工科背景下PjBL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以天津理工大学“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前沿”课程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4):59-65. [2] 王洁,崔贡酉生,张洪杰,等.新工科下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40):30-31. [3] 高清冉,秦国防.“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与实践[J].南方农机,2021,52(18): 180-183. [4] 杨毅刚,宋庆,唐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CDIO模式异同分析与相互借鉴[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5):45-51. [5] 侯军明,汪木兰,杨清林,等.基于CDIO理念的探究式项目教学——以CAD/CAM综合训练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9):66-68. [6] 栾英艳,王迎,何蕊.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图学课程改革研究[J].图学学报,2020,41(1):164-168. [7] 杨根,杜静,陈博.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UG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J].模具技术,2021(2):51-55. [8] 兰添才,陈振武,黄婧,等.OBE与CDIO融合的Python程序设计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时代, 2022(3):98-100,103. [9] 闫婷.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软件测试技术》教学改革[J].办公自动化,2022,27(7):14-16,9. [10] 李勋章,张亚红,王如月.CDIO理念下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2,8(5):4-6. [11] 李秀红,李文辉.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3):36-38. [12] 范圣法,黄婕,张先梅,等.基于“产出导向(OBE)”理念的本科教学培养体系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4):6-8. [13] 冯凌云,徐月华,郭灿彬,等.基于CDIO的伺服与变频技术实验设计与实施方法[J].高师理科学刊, 2022,42(1):88-94. [14] 丁晓红,徐婕,刘瑞来,等.基于OBE-CDIO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群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22,49(6):217-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