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敖永胜. 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3):68-72. [2] 殷翔文. 建设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探索研究生培养新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2):1-2. [3] 李锋,尹洁.政府主导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5): 46-47. [4] 王放,陈志谦.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0(6):154-157. [5] 沈金荣,张静辉,林志华.共享发展理念下研究生校企协同培养的实践与对策[J].科技与管理,2016,18(5): 101-104,113. [6] 刘康平,胡芳仁,吴蒙.彰显电子信息特色,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J].中国研究生,2018(9):76-78. [7] 李中凯,李清德.双一流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探讨[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 教育科学,2017 (12): 228-229. [8] 产教融合赋能教学案例建设, 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Z].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 2021-10-27. [9] 王吉忠,高志彬,王丰元.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建设及研究生培养探析——以车辆工程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8):96-98. [10] 朱广华,陈万明,蔡瑞林.我国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2):15-21. [11] 乔斌,贺毅强,尚峰,等.地方高校校企协同机械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7):127-130. [12] 崔金栋,王胜文,高俊青.产学研联盟中研究生工作站建设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9(7):165-172,180. [13] 顾洁,邵蓉.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模式下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分析——以中国药科大学校企工作站培养为例[J].药学研究,2019,38(4): 246-248. [14] 王相友,朱继英,许英超,等.基于产教融合的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以山东希成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21):163-165. [15] 茹煜,危卫华,周宏平,等.校企协同培养工程类研究生的探索——以南京林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21,39(3):58-60. [16] 沈金荣,林志华,田泽.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驱动力机制分析[J].大学教育,2012,1(12):142-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