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查锡良,药立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M].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M. Scriven.Curriculum evaluation[M]. Chicago: Rand Mc Nally,1967:121-126. [3] 许华琼,胡中锋.形成性评价及其反馈策略[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0(1):23-26. [4] 左和金. 怎样根据教学目标有效地进行教学-----探讨形成性教学的几个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1987,3(3):24-25. [5] 彭效祥,张霞,孟祥英,等.形成性评价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18,36(3):41-42. [6] Hershey S. Bell MD,李井泉.医学生教育中形成性评价的运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4):285. [7] 蒋敏丽,徐森明,莫颂轶.形成性评价在国内医学教育中应用现况与分析[J].高教论坛,2016,1(1):95-105. [8] 覃日宏,吕金燕,刘振飞,等.独立医学院校基础药理学形成性评价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7(37):147-148. [9] 范小芳,郑凯迪,雷康福,等.形成性评价体系在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 2021,37(5):846-848. [10] 徐菊玲,黄三雄,王春生,等.形成性评价体系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外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21,35(10):1822-1826. [11] 蔡连顺,宫梓琳,苏菊香,等.“互联网+”背景下病原系列课程形成性评价的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21,23(3):189-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