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葛凌桦,陈德虎,王勇能.大学生创业精神及其培育路径探析——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2(3):303-308. [2] 李书红,汪建明,陈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产品加工,2018(23):93-94,99. [3] 李汉广,周秋香,余晓斌,等.以企业需求为引导的药剂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5):24-26. [4] 李惠琳.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5):132-133. [5] 刘丽莉,张孟军,康怀彬,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农产品加工,2020(13):91-93.96. [6] 杨广武,胡松青,张亚萍,等.建设四类实验资源构建“分层次递进式”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2):159-162,166. [7] 高晓光,郝建雄,王琳,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4):139-140. [8] 刘彪,朱新锋,宋忠贤,等.基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42):162-164. [9] 周琼. “产学研”协同创新视角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新经济,2016(3):27. [10] 任静,孙立娜,徐宁,等.产学研合作培养食品科学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研究[J].林区教学,2015(10):20-22. [11] 蔡华珍,贾小丽,顾海洋,等.“协同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滁州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18,20(5):106-110. [12] 蔡敬民,董强,余国江.高等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新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9(2):77-78. [13] 姜新杰,张莉,石磊,等.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农产品加工,2019(23):104-105,109. [14] 王洪艳,张晶,曲莉,等.科研项目、创新训练与毕业论文一体化的预防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9,40(3):235-236. [15] 孙仁爽,李昂.地方高校“校企所”三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16):1-2. [16] 李云芳,孙向阳,隋继学.校企合作框架下食品加工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5(3):84-86. [17] 李菁,王储炎,张轶,等.“校企所”联合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4):272-274,277. [18] 李昆太,程新.制药工程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究[J].大学教育,2013(1):116-117,120. |